枯涩无泪,加熊胆、白蛋。[6]缪刺者,左刺右大敦,右刺左大敦也。
若发汗之后,汗不止,热不退,疮不疼,便不利者,此属里虚,宜服八珍汤加黄耆、麦冬治之。<1>皆用手法,循其上下前后之筋,令得调顺,摩按其受伤骨缝,令得 <2>再将小杉板周围逼定,外用白布缠之。
) [5]膝以下至外踝,长一尺六寸。先发细疮作痒,次延成片,脂水渐长浸淫,宜渗湿救苦散搽之,兼避风、戒口;甚者,搔痒毒水浸淫,肌无完肤,即成痘癞,急用十全大补汤大补气血,兼散风苦参丸以清热解毒,二方合而服之。
[2]针二分,留七呼,灸七壮。[4]不欲深入,祗按脉以候气至,刺脉中之邪气,若使独出也。
[4]若两孔跌磕伤开孔窍,或金刃伤开孔窍,用封口药敷伤处,外以 消毒定痛散贴之退肿。初起紫金膏点效,久宜 割熨烙攻,内服除风汤蔚桔,细辛连味大黄风。
[2]尖形如挺,粗而且巨,可以泻通机关也。[13]络肺下膈属大肠者,谓其支从缺盆上颈,复循本经之天鼎穴, [14]从扶突穴入下齿中禾□穴,从禾□穴还出挟口交人中-左之右, 右之左-上挟鼻孔迎香穴而终,以交于手足阳明胃经也。